什么是前置仓?生鲜供应链的核心模式解析
近年来,为迎合消费者需求,提升服务质量,产地仓、前置仓、零售仓等生鲜电商的仓储模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。其中,产地仓是为了节省运输时间和费用,在靠近生产基地设置的仓库,主要解决生鲜行业的“最先一公里”问题。而前置仓是为了满足客户对时效性要求,在距离商家一定范围内设置仓库,主要解决生鲜行业的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前置仓是一种仓配模式,前置仓平台通过租赁社区商铺或小型仓库(100-300平米),密集构建在社区周边(一般为3公里内),将城市仓分配的生鲜、快消品直接存储其中,由骑手负责最后一公里配送到消费者手中,满足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便利、健康的生鲜食品需求。
相较传统模式,前置仓模式配送效率高、生鲜损耗小。传统模式通过电商仓库进行配送,将生鲜货物集中到城市配送中心,根据订单需求将货物从城市中心仓库发送到消费者手中。前置仓的设置符合新零售模式的核心特征,优化了人货场的关系,重新构建了物流体系,从产品品质、物流时效、消费场景等多方面满足了城市消费者的需求。
做好产品品控
在整个供应链之中对产品做到全程冷链运输保鲜。从采购源头、运输、仓储配送三个方面进行产品品控。在采购源头上,增加自身采购优势的同时,选择合适的供应商、优质产地直采等方式。对供应商的货品定期做检查,加强和优质供应商、运营步调默契的供应商合作,确保产品品质稳定。
提升数字化水平
从源头到配送进行智能化升级,打造属于自己的数字化经济。从源头上实现对生鲜产品的可追溯性,在仓储阶段高效把控储存环境,降低仓储管理难度;通过大数据分析进行智能化营销,向潜在的客户投放广告,建立微信群稳定用户,增加用户的粘性。
抢占新赛道
预制菜、料理包、菜谱组合生鲜包可能成为食品行业未来的新赛道。前置仓的货品分类可以按照不同菜系进行组合、打包,在客户端提供菜系食谱,用料配比等服务。利用城市中众多前置仓网络布局为新业务提供货品、技术支撑,将一定范围内的前置仓进行联动,形成各个前置仓的信息共享,共同开拓新市场。
前置仓运营模式是信息化时代下的产物,但前置仓的落地运营离不开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。前置仓需要顺应市场的需求,不断改进发展模式。不管是从“暗仓”到“明仓”还是未来与新的信息化产物结合,从配送市场、平台用户的需求来说,前置仓对于提升配送效率、用户体验方面有非常亮眼的表现,仍然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(文章内容来源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)